生產計劃管理是家具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生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生產計劃問題所造成的。
本項目咨詢服務將為企業建立起規范的三級計劃管理模式,實現嚴謹的生產過程控制。
三級計劃管理”模式,指的是:“月計劃為龍頭,周計劃為指導,日計劃為目標”的三級計劃管理。
在這一管理模式中,始終貫穿計劃的主線,并且把計劃按照時間進行數量上以及細微程度上的分級,更好地體現了計劃管理的思想。“MWD”三級計劃管理的每一級都有其特有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只有“三級”計劃管理的巧妙結合與共同作用,才能實現整個管理目的。
(1)及時的月計劃
月計劃是整個生產計劃的龍頭,所謂“龍頭”,指的是月計劃是一種比年計劃更為具體的,可行性更強的計劃,月計劃明確了各車間的具體生產內容,又給各車間具體安排生產設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和空間,在計劃中起著指引和方向性的作用,月計劃應及時制定,因為月計劃不確定,其它的周計劃和日計劃就無法制定,就會影響生產。
(2)完善的周計劃
周計劃除了生產日程安排之外,更加注重各方面的配合作業,以確保計劃的按時完成。比如:物料的配置,圖紙及工藝資料的發放,刀具、輔料、包裝材料的到位等等。周計劃可以留有一定的生產變更余地,但一般余地不大,周期計劃至少要保證明信80%以上的準確。
(3)詳細的日計劃
日計劃是一種非常詳細的計劃,日計劃一般在執行前一周至3天內制定,變化不大,所以,日計劃在執行時的條件應該已經確定了,在這種情況下,日計劃也就更具有操作性,日計劃在一般情況下不能隨意變動。
2.三級計劃管理在實施時應注意的問題
(1)月計劃應該以產品數量為單位進行制定,各車間部門的工作分配應該明確合理,在計劃的制定時應該充分考慮產品的配套問題和產品的交接問題,應該考慮車間的實際生產能力,應該注意工作量的平衡分配問題,并應該同時注意各方面資源的協調配置工作。月計劃的制定必須符合企業的年度計劃及總體計劃的要求,要充分考慮市場的需要,庫存的情況以及客戶的訂單,要與相關部門溝通,以切實掌握物料的到位情況,以及客戶要求等,使月計劃的可行性更強。并且,月計劃要給車間留有一定的生產自主空間,以便于車間能動性的發揮。
(2)周計劃最好是由各車間根據生產部門的月計劃而自行制定,再報生產部審批,這樣制定的計劃才更為可行和便于落實,因為車間更加了解生產的進程,了解生產能力與生產實際。
作為生產部要做好的另一項工作是,要認真研究各車間周計劃的銜接和一致性,要注意產品生產的配套。如果有產品承接關系,車間之間的周計劃相差太遠,則應該由生產部門進行統一協調,否則就變成了各自為政,單打獨斗,必然會影響到整個生產。
(3)日計劃是一種十分明確的計劃,也是最為具體的生產計劃。日計劃要明確到產品的零部件,要明確到日加工量,明確到個人,日計劃常常要在生產看板上公布,以便小組成員相互間的工作交接。日計劃必須嚴肅,完成不了應采取加班等方式在當天彌補。
3.“3P”控制模式
“3P”控制模式,是一種以計劃為主線的生產管理模式,指的是:“產前計劃、產中監控、產后總結”。它通過生產前周密而精細的計劃,在生產過程中根據計劃對生產進行監控,再通過生產完成之后的詳細總結來實現整個生產管理過程。
(1)產前計劃
產前計劃是生產進行之前所進行的準備與籌劃工作。
①制定計劃的主要依據
◆上期生產計劃完成情況;
◆企業的技術能力;
◆生產能力;
◆材料供應狀況等。
②制定計劃的要求
◆生產任務與生產能力的平衡;
◆生產任務與人力資源的平衡;
◆生產任務與物料供應的平衡;
◆生產任務與技術水平的平衡;
◆生產任務與資金占用的平衡。
(2)產中監控
產中監控是一種過程管理,過程管理是現場管理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
產中監控要注意的問題:不可忘記以計劃為主線,每一個監督行為都是將現實的生產狀況與生產計劃對照。進度的差距與落后的部分就是要通過監控來改進的部分。
監控工作要制度化,專人負責,要發揮生產部在產中監控過程中的重要地位,生產部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車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特別注意重點工序以及重要工作環節的監控工作,注意問題多發班組,以及難度大的訂單,急單的監控管理。在監控中要注意階段檢查。所謂階段檢查是指在生產進行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的時間階段,檢查進度的達成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以防止進度上出現大的偏差而難以彌補。這些“階段”一般可選在:進程的1/3時間、1/2時間、1/4時間和完成計劃的前3天。計劃的完成應該和時間的進程對等,或者做到前緊后松,這樣才能保證生產任務的按時完成。計劃完成前3天的生產監控,是生產計劃完成前的最后一次檢驗,其重要性絕不可忽視。
(3)生產總結
生產總結是對生產計劃完成情況的全面歸納、評估。
生產總結的主要內容:訂單完成后的總結,詳細總結生產過程中的人員投入、工資投入、材料成本、品質問題、工藝問題、人均日產、合格率等。月計劃總結,詳細總結月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各部門工作總結,對所在部門的工作進行分析。
解決的主要問題:
1、生產無計劃,現場混亂;
2、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不完善;
3、交貨期拖延;
4、生產效率過低,出現生產瓶頸;
5、各工序銜接混亂;
6、產能低下;
7、生產不配套;
8、物料供應不配套。
基本工作內容:
1、生產計劃系統建立及人員配置;
3、完善生產計劃系統的運作程序;
4、生產計劃系統運作管理;
5、生產計劃實操指導;
7、生產計劃表單及圖板系列;
8、完善計劃管理制度;
9、建立規范的生產計劃管理模式;
10、生產計劃系統人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