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小企業家的課堂在何處?
索羅斯深知東歐國家在經濟的發展上,和歐美國家相比,不僅缺乏資金,更缺乏的是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高水平管理實踐的企業家和師資人才。所以才利用其基金會的資本干預,為本國未來發展埋下伏筆。
而根據最新數據報告顯示,中國教育培訓產業市值空間巨大。從宏觀上講,中國教育培訓產業的總需求達到1.8萬億元,除去正規的學校教育之后,市場化培訓需求達到7200億元。按照“20/80原理”,20%的優勢企業將占有80%的市場份額,這將會出現1~2家年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的超級培訓企業,以及30家年銷售收入過20億元的上市公司。
據國家統計局、工商局2005年的統計數據,我國現有注冊企業805.7萬家。而專家分析:2005年中國高層經理培訓的市場價值為2.5億美元,并且還在不斷增長;到2006年,這個市場的價值已經達到40億美元。業內專家認為管理培訓的收入的主要來源是不授予學位證書的高層經理培訓課程,而并非MBA。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全球高層經理培訓市場價值達3500億美元。在美國,來自高層經理培訓課程的收入要占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而在中國這樣的比例會更高。
但是遍觀中國企業家的教育與培訓,往往隨機性比較強,缺乏規?;?、系統化和實踐性。甚至許多走在前面的地方政府,在看到企業家的欠缺后,也會根據需要組織企業家的培訓。如:為了提升義烏企業負責人應對危機的素質和能力,義烏市財政專門拿出200萬元資金用于培訓企業家。并專門邀請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和博士生導師及省經貿委的領導,給企業家們上課。有一位參加培訓的企業家說,過去他也參加過一些具有煽動性的所謂高級培訓班,使他似懂非懂就自我感覺良好,甚至于做了一些頭腦發熱、急功近利的事,教訓深刻。而義務地方政府組織的培訓就很了解企業家的需求,實踐性比較強。而江陰市政府更是啟動了企業家素質工程,從2007年起,從科技創新資金中安排1200萬元專項經費,在全市實施“百名企業家創新培訓計劃”。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先知先覺,說明他們已經看到了中國高速經濟增長下,中國企業存在的短板。但是能夠真正滿足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專業化培訓教育又在何方?我們不禁要問:占市場經濟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的課堂在哪里?
構建學習型中國是百年長跑
致力于培訓教育的北京人間遠景公司董事長和創始人劉景斕認為:“在全球化的今天,學習是企業家一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