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在老鷹基金舉辦的“老鷹學堂”第一次實驗課上,來自清華中國企業成長與經濟安全研究中心及經管學院的雷家骕老師發表了《在工業化中期和工業4.0背景下把握創新創業趨勢》的演講,以幫助投資人探索方向。
中國經濟進入階段性衰退
正是創業創新的最好時機
現在中國經濟進入到了階段性衰退,而經濟衰退的時候正是創新創業的最好時期。長期地看,創新創業的持續活躍,特別是經濟衰退期的創新創業,才可能使經濟持續增長若干年?;?,經濟越是衰退,人們越是值得去創新創業。
原因一:經濟衰退成為客觀事實
理性審視現實比什么都重要。不想做事的人可以去忽悠“鶯歌燕舞”,想做事的人必須面對現實。而現實是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股市起伏震蕩不景氣,外匯儲備持續減少。如果還說不是階段性衰退,有多少人會相信。當然,現階段經濟衰退的本因是中國進入到了工業化中期,本該靠創新創業的持續活躍來支撐經濟增長。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經濟進入工業化中期后,我們還按改革開放第一個20年的路子搞,主要依靠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日積月累,經濟就出了問題:投資上去、經濟增長上去;投資下來,經濟增長衰退。但問題是,持續投資推動,而創新創業不活躍,結果必然是高消耗、重污染,產業結構持續落后,缺少國際競爭力??梢?,投資推動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現在必須轉變到依靠創新創業上來。
原因二:經濟大勢給創新創業投資帶來了好機會
就經濟發展的大勢而言,現在是創新創業投資的好機會。2014年中央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更多人引導到了創新創業的滾滾洪流之中。過去是“三個中國人在一起,至少兩個人在調侃政府”。現在不是了,至少在中關村、學校、高新區、創新創業孵化園等,不是這樣了。在創新創業領域活躍的區域,現在是“三個中國人在一起,多半是在商量創新創業”。經濟大勢在變,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跟進,就有可能抓到有前景的好項目、好團隊。我想,今天坐在這里的“天使實戰學院”的學員,是奔著這個事來的。這就對了!特別是,現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傳統增長動力已經大大衰減,新的增長動力尚未完全形成。投資者發現了好項目,跟進去,這將既有助于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又有助于自己做些有價值的事情。創新創業者謀求的是“創新創業者剩余”,投資者則可能得到“投資者剩余”。
總而言之,經濟增長拐點的到來,這對創新創業和投資者是個好機會。
02
關注經濟現實
尋找有價值的突破途徑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要想擺脫階段性衰退,突破途徑:一是進一步活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憑借創新創業提升既有產業;三是憑借創新創業開發、發展落后地區。其中,創新創業應是個主線。
途徑之一:持續活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現階段一方面國內市場需求極為有限,供大于求,需求很難刺激;另一方面,早期發達國家對中國搞WTO規則允許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以新的技術標準、質量標準、計量單位、綠色標準等,阻止中國產品進入其之市場。其他新興國家甚至落后國家則對中國搞 “兩反一保”,也限制了中國產品進入其它市場。我們只能靠進一步活躍創新創業,給市場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來進一步開發國內需求(這是供給側改革的基本內涵之一),同時規避和突破國外市場對我們的限制。
途徑之二:憑借創新創業深層地提升既有產業
新中國建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逐步建成了門類相對齊全完整的產業體系,但值得關注的是,我們不少產業還是十分落后的。一個典型的事實是,我們現在每年進口集成電路所花的外匯,比進口石油花的外匯還多。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落后,其他產業的發展必然依賴于國外的集成電路產業。特別是,現在我們在諸多產業,既有因為“技術落后”而依賴于國外技術及其產品的情況,又有因為“技術范式及其標準被鎖定”而依賴于國外技術及其產品的情況?;?,我們需要憑借創新創業,深層次改造、提升既有產業。
從產業間關系看,這既有助于創造新的“需求”,也有助于創造新的“供給”,進而有助于整個經濟在新的水平和平臺上形成新的“供求均衡”,階段性效果就是新的經濟增長。當然,在改造、提升既有產業過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興技術,諸如采用自動化、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互聯網技術、供應鏈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等。同時,要通過深化改革,激活既有企業的創新機制和內部創業機制。
途徑之三:憑借創新創業開發、發展落后地區
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諸多省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很低,居民生活質量亟待提高,這本身就是增長空間和機遇。典型的是,2014年全國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內蒙等8個省市進入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這8個省市的GDP總和約占大陸全部省份(31個)的25%多些。但反過來,由此也不難想象其他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有多低。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當然,加快發展落后地區經濟,應特別注意融入創新創業要素,應靠活躍創新創業。不能像過去哪樣搞“嵌入式”發展,即不能靠把先進地區的企業搬過去發展落后地區。
03
向創業創新投資的有價值方向是:
扶持創客和關注工業4.0
1、引導創業者從創客起步創業
要致力于把做出了“有價值的原型產品”的創客轉變為創業者。投資者要努力發現這類創客,把他們作為投資的對象。反之,如去投資哪些僅僅有些想法的創業者,基本上是白做功,浪費真金白銀。相應,要想把做出了“有價值的原型產品”的創客轉變為創業者,必須幫助創客掌握創業需要的六類知識。一是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因為創業是需要軟硬兩類技術的;二是某個行業的經驗知識。因為如不了解某個行業,則將難以參與行業競爭;三是商業活動相關知識,因為創業是一類商業行為與活動;四是社會生活相關知識,因為創業是社會人的行為;五是政府有關創新創業及工商業經營的政策,因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而政府是規則的制定者。六是創業專門知識。
2、天使投資者不僅投錢,還要有增值服務
天使投資是高附加價值的投資活動,這表現在天使投資者要為創業者提供“全鏈條的增值服務”。如只提供資金,打水漂的可能性較大。即天使投資者必須攜手同行或咨詢機構,給投資對象提供培訓、咨詢、投融資、資源拼湊、產業鏈銜接、市場開發等全鏈條的服務。創業是由0到1的過程,不同于既有企業的經營,傳統的工商企業管理知識與創業管理知識有很大差異。天使投資者要引導創業者把創新作為“創業的靈魂”。創業必須有創新,沒有創新的創業多是無前景的;沒有創新的創業的危害,可能比傳統產業的產能過剩的危害還要大,因為“沒有創新的創業”只會浪費資源,而不可能創造新的財富。
3、關注技術創業,培養獨到競爭優勢
要強調投資于技術創業。因為技術創業有多個特點,一是有可能形成較高的進入門檻,阻擋其他新進入者。二是有可能形成差別化,有利于“錯位競爭”,規避創業“同質化、同構化”的惡性競爭。三是新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可能會長些。進而,即有可能為創業團隊或新創企業培育某些方面的“獨到的競爭優勢”。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學術創業”,即拿著“實驗室技術”去創業的科學家。我把這類創業稱之為“基于科學新發現的創業”。有人認為科學家不應該創業,我感覺這觀點不一定對??纯唇甑弥Z貝爾獎的科學家,不少人是通過自己辦公司,或者讓企業使用自己的“新發現”去開發新技術,進而加快證明自己的 “新發現”對于人類是有實際價值的,加快了社會認可的步伐,從而加快了獲得諾獎的進程。大家可以在網上查查錢學森的堂侄獲得諾獎前,辦了幾家公司。4、沿工業4.0的趨勢把握技術創業的大勢
工業1.0是動力化、機械化(英國工業革命始) ;工業2.0是自動化(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 ;工業3.0是信息化(20世紀60年代第三次工業革命始) ;工業4.0是以互聯網化、智能化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兩大主題, 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 工業4.0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新組合。 天使投資者要關注這其中創新創業者已經開始做的符合大勢的新技術、新系統、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