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今年是孔子誕辰的2565周年,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詮釋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內涵與意義,在孔子誕辰來臨之際,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委托搜狐網舉辦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上行:孔子誕辰網絡文化活動”(https://book.sohu.com/s2014/wdkz/),并對國學大師錢穆之子, 清華大學教授,現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國際儒學聯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錢遜等多位儒家學者進行了專訪。
多年來,錢遜一直致力于弘揚推廣《論語》和傳統文化,長期的第一線教學工作讓他對于儒學思想和弘揚儒學有著深刻的感想、體會。他認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教育,重中之重則是教導世人如何做人,如何修身,以及如何形成良好的人格。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總書記也曾在參觀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后講到“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這就是強調民族要有自己的基本主導觀念。基本主導觀念負責塑造人們的理念、信仰與價值觀等。
同時,錢遜也在如何弘揚、學習傳統文化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他認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二是實踐。并且,在普及傳統文化方面,他認為現代人不能只拘泥于學,還要付諸于實踐。
談起現代教育,他不乏擔憂:現今教育偏重專業技術而輕精神引導,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普通老百姓最擔心的問題的已由吃飽穿暖變為社會道德的好與壞。在這個背景下,心智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提倡傳統文化國學就應老百姓之需。
不論是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好,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復興儒學等都與其和諧統一,也都必須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中國千百年來一直是世界強國,近代落后的原因不能只從文化上找,并且問題也不全是出在文化上。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國家會像20世紀的中國的部分知識分子這樣,提出拋棄自己的文化的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