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光明網"鋼鐵俠"多信道直播云臺驚艷亮相,只需要一名記者就可以快速實現視頻、全景、VR等內容的同步直播與錄制,多種媒體產品在同一平臺實現了快速生產聚合。無需懷疑,現在,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時代已經到來。
電視失去的收視率去哪了?
“現在還有多少人下班后回家等電視節(jié)目播出?”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胡正榮在多場面向傳統媒體人的講座中都喜歡問這個問題,現場往往一片唏噓。不幸的是,現實數據佐證了人們的感受。
2016年里約奧運會電視轉播,世界獨家轉播商NBC的收視率比四年前降低了20%。電視失去的收視率并沒有憑空消失,而是轉化為網絡流量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價值,截至里約奧運會的第一周,奧運會網絡直播流量在美國已經達到史無前例的10億分鐘,這遠遠超過電視。
其實,這種情況在當下的中國也能發(fā)現。大量的傳統電視、有線電視用戶已經不再裝有線電視了,即使有線電視一個月的電視費才十幾元,但很多人卻寧愿裝一個小米盒子、創(chuàng)維盒子、華為盒子看電視。
“美國有線電視收視率每年都以2% 的速度下降,中國有線電視的收視率能創(chuàng)造奇跡嗎?” 胡正榮認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屬于數字媒體,而廣播、電視、報紙雜志這類傳統媒體屬于線性媒體,一個臺憑借《人民的名義》這樣的電視劇創(chuàng)造高收視率僅僅只是個案,現在,數字媒體正從所有線性媒體中奪走客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