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管理訓誡行為。
為了達到統一的科學技術規范、標準化作業,通過目標規劃設定、知識和信息傳遞、技能熟練演練、作業達成評測、結果交流公告等現代信息化的流程,讓員工通過一定的教育訓練技術手段,達到預期的水平提高目標。
在培訓的過程中,要注意受訓者的學習曲線和信息的反饋,及時的聽取受訓者的信息,能夠幫助組織提高今后的培訓效果,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培訓的分類
1、按時間期限劃分,培訓可以分為長期培訓和短期培訓,長期培訓一般計劃性較強,有較強的目的性。
2、按培訓方式,又可分為在職培訓和脫產培訓兩種。
3、按培訓體系,可劃分為組織內培訓體系和組織外培訓體系兩種。
1)內培訓體系包括基礎培訓,適用性培訓,日常培訓,個別培訓和目標培訓等;
2)組織外的培訓體系如果按教育機構來劃分,可分為三類:全日制的大中專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門舉辦的教育培訓機構;社會力量辦學。
培訓的目的培訓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可以把企業培訓概括為這樣一個三位一體的目的,即通過企業或員工履行教育培訓的責任和權力,使企業工作富有成效,使企業維持生存和發展.
其目的具體如下:
1、適應企業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
企業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一方面,企業要充分利用外部環境所給予的各種機會和條件,抓住時機;另一方面,企業也要通過自身的變革去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企業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一個不斷與外界相適應的的升級系統。這種適應并不是靜態的機械的適應,而是動態的積極的適應,這就是所謂的系統權變觀。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企業內部的機制問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歸結到人的作用上,具體可落實到如何提高員工素質、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發揮員工的創造力上,具體可落實到如何提高員工素質、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發揮員工的創造力上。企業作為一種權變系統,作為企業主體的人也應當是權變的,即企業必須不斷培訓員工,才能是他們跟上時代,適應技術及經濟發展的需要。
2、滿足員工自我成長的需要
員工希望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希望接受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希望晉升,這些都離不開培訓。因此,通過培訓可增強員滿足感。事實上,這些期望在某種情況下可以轉化為自我實現諾言。期望越高,受訓者的表現越佳。反之,期望越低,受訓者的表現越差。這種自我實現諾言現象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3、提高績效
員工通過培訓,可在工作中減少失誤,生產中減少工傷事故,降低因失誤造成的損失。同時,員工經培訓后,隨著技能的提高,可減少廢品、次品,減少消耗和浪費,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企業效益。
4、提高企業素質
員工通過培訓,知識和技能都得到提高,這僅僅使培訓的目的之一。培訓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使具有不同價值觀、信念,不同工作作風及習慣的人,按照時代及企業經營要求,進行文化養成教育,以便形成統一、和諧的工作集體,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人們的工作及生活質量得到改善。要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一定要重視教育培訓和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由此鑄就的企業精神的巨大作用。
培訓的原則
1、參與
在培訓過程中,行動是基本的,如果受訓者只保持一種靜止的消極狀態,就不可能達到培訓的目的。為調動員工接受培訓的積極性,日本一些企業采用“自我申請”制度,定期填寫申請表,主要反應員工過去5年內的能力提高和發揮情況和今后5年的發展方向及對個人能力發展的自我設計。然后由上級針對員工申請與員工面談,互相溝通思想、統一看法,最后由上級在員工申請表上填寫意見后,報人事部門存入人事信息庫,作為以后制定員工培訓計劃的依據。同時,這種制度還有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使員工意識到個人對工作的“自主性”和對于企業的主人翁地位,疏通了上下級之間思想交流的渠道,更有利于促進集體協作和配合。
2、激勵
真正要學習的人才會學習,這種學習愿望稱之為動機。一般而言動機多來自于需要,所以在培訓過程,就可應用種種激勵方法,使受訓者在學習過程中,因需要的滿足而產生學習意愿。
3、應用
企業員工培訓與普通教育的根本區別在于員工培訓特別強調針對性、實踐性。企業發展需要什么、員工缺什么就培訓什么,要努力克服脫離實際,向學歷教育靠攏的傾向。不搞形式主義的培訓,而要講求實效,學以致用。
4、因人施教
企業不僅崗位繁多,員工水平參差不齊,而且員工在人格、智力、興趣、經驗和技能方面,均存在個別差異。所以對擔任工作所需具備的各種條件,各員工所具備的與未具備的亦有不同,對這種已經具備與未具備的條件的差異,在實行訓練時應該予以重視。顯然,企業進行培訓時應因人而異,不能采用普通教育“齊步走” 的方式培訓員工。也就是說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有的甚至要針對個人制定培訓發展計劃。
培訓的作用
1、補償作用
企業培訓有支持經營機能的補償作用。企業內“文化”育成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經營戰略。由于不斷追求更高的經濟增長率,只有恰當的利用人力資源,才能取得更高的勞動生產率,而技能培訓對人力發展極為重要的。因此,員工的培訓應與企業經營戰略密切配合。
2、保持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高素質的企業隊伍是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因素。通過培訓,可以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提高員工的首創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熱情和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氣氛,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感和成就感,從而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企業競爭力。
3、提高生產力
員工通過有效的培訓,在生產商品或服務時,能減少所需工作時間,從而降低人力及推銷成本;減少材料的浪費和不良產品的產生,從而降低了供應成本;改進由企業將產品或服務輸送到用戶手中的方法,因而降低了服務成本。可見生產的數量、品質和效率跟員工的知識、技術和能力有絕對的相關性。而通過培訓可增加其知識、判斷力和解決困難的能力,這兩者均可使企業提高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