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是測查和評價人員能力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具體地說,面試是一種經過組織者精心設計,在特定場景下,以考官對考生的面對面交談與觀察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測評考生的知識、能力、經驗等有關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
面試是公司挑選職工的一種重要方法。面試給公司和應招者提供了進行雙向交流的機會,能使公司和應招者之間相互了解,從而雙方都可更準確做出聘用與否、受聘與否的決定。
“精心設計”使面試與一般性的交談、面談、談話相區別。“在特定場景下”使面試與日常的觀察、考察等測評方式相區別。日常的觀察、考察,雖然也少不了面對面的觀察與交談,但那是在自然場景下進行的。“面對面地觀察、交談等雙向溝通方式”,不但突出了面試“問”“聽”“察”“析”“判”的綜合性
1、事先對面試作好計劃安排,切忌毫無準備就開始面試。
2、在面試過程中,要建立一種輕松隨和的氣氛,以利于應招者正常發揮水平。要掌握好面試的內容、方向和進度。對必要的問題要深入探究。
面試的具體形式
1、個別面試
在這種形式下,一個應招者與一個面試人員面對面地交談,有利于雙方建立較為親密的關系,加深相互了解。但由于只有一個面試人員,所以決策時難免有偏頗。
2、小組面試
通常是由二、三個人組成面試小組對各個應招者分別進行面試。面試小組可由人事部門及其它專業部門的人員組成,從多種角度對應招者進行考察,提高判斷的準確性,克服個人偏見。
3、成組面試
通常由面試小組(由二、三人組成)同時對幾個應招者(最好是五到六個)同時進行面試。在面試人員的引導下,完成一些測試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對應試者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領導能力等進行測試,以便于做出用人決策。
面試的主要內容
通常由面試小組(由二、三人組成)同時對幾個應招者(最好是五到六個)同時進行面試。在面試人員的引導下,完成一些測試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對應試者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領導能力等進行測試,以便于做出用人決策。
從理論上講,面試可以測評應試者任何素質,但由于人員甄選方法都有其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綜合運用,則事半功倍,否則就很可能事倍功半。因此,在人員甄選實踐中,我們并不是以面試去測評一個人的所有素質,而是有選擇地用面試去測評它最能測評的內容。
面試測評的主要內容如下:
1、儀表風度
這是指應試者的體型、外貌、氣色、衣著舉止、精神狀態等。像國家公務員、教師、公關人員、企業經理人員等職位,對儀表風度的要求較高。研究表明,儀表端莊、衣著整潔、舉止文明的人,一般做事有規律、注意自我約束、責任心強。
2、專業知識
了解應試者掌握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其專業知識更新是否符合所要錄用職位的要求,作為對專業知識筆試補充。面試對專業知識的考察更具靈活性和深度。所提問題也更接近空缺崗位對專業知識的需求。
3、工作實踐經驗
一般根據查閱應試者的個人簡歷或求職登記表,作些相關的提問。查詢應試者有關背景及過去工作的情況,以補充、證實其所具有的實踐經驗,通過工作經歷與實踐經驗的了解,還可以考察應試者的責任感、主動性、思維力、口頭表達能力及遇事的理智狀況等。
4、口頭表達能力
面試中應試者是否能夠將自己的思想、觀點、意見或建議順暢地用語言表達出來。考察的具體內容包括:表達的邏輯性、準確性、感染力、音質、音色、音量、音調等。
5、綜合分析能力
面試中,應試者是否能對主考官所提出的問題,通過分析抓住本質,并且說理透徹、分析全面、條理清晰。
6、反應能力與應變能力
主要看應試者對主考官所得的問題理解是否準確,回答的迅速性、準確性等。對于突發問題的反應是否機智敏捷、回答恰當。對于意外事情的處理是否得當、妥當等。
7、人際交往能力
在面試中,通過詢問應試者經常參與哪些社團活動,喜歡同哪種類型的人打交道,在各種社交場合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了解應試者的人際交往傾向和與人相處的技巧。
8、自我控制能力與情緒穩定性
自我控制能力對于國家公務員及許多其他類型的工作人員(如企業的管理人員)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在遇到上級批評指責、工作有壓力或是個人利益受到沖擊時,能夠克制、容忍、理智地對待,不致因情緒波動而影響工作;另一方面工作要有耐心和韌勁。
9、工作態度
一是了解應試者對過去學習、工作的態度;二是了解其對現報考職位的態度。在過去學習或工作中態度不認真,做什么、做好做壞者無所謂的人,在新的工作崗位也很難說能勤勤懇懇、認真負責。
10、上進心、進取心
上進心、進取心強烈的人,一般都確立有事業上的奮斗目標,并為之而積極努力。表現在努力把現有工作做好,且不安于現狀,工作中常有創新。上進心不強的人,一般都是安于現狀,無所事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對什么事都不熱心。
11、求職動機
了解應試者為何希望來本單位工作,對哪類工作最感興趣,在工作中追求什么,判斷本單位所能提供的職位或工作條件等能否滿足其工作要求和期望。
12、業余興趣與愛好
應試者休閑時愛從事哪些運動,喜歡閱讀哪些書籍,喜歡什么樣的電視節目,有什么樣的嗜好等,可以了解一個人的興趣與愛好,這對錄用后的工作安排常有好處。
13、單位介紹與回答應試者問題
面試時主考官還會向應試者介紹本單位及擬聘職位的情況與要求,討論有關工薪、福利等應試者關心的問題,以及回答應試者可能問到的其他一些問題等。
面試的作用
面試與筆試相比,具有以下幾個作用:
1、可以考察到筆試人員甄選手段難以考察到的內容
筆試是以文字為媒介,考察一個人的知識水平素質能力,但很多素質特征很難通過文字表現出來。比如一個人的儀表風度、口才、反應的敏捷性等。有些素質特征雖然可以通過文字形式來表達,但因為應試者的掩飾行為或其他原因沒能表達,但卻可以通過面試來考察。
例如,對某些隱情,應試者往往不愿表露,對這些不愿表露的東西,在文字性的筆試、問卷等測試中,可以做到天衣無縫,但在面對面、眼對眼的面試中,就很難做到了,因為我們的身體不容易撒謊。
2、可以綜合考察應試者的知識、能力、工作經驗及其他素質特征
面試是主考官和應試者之間的一種雙向溝通活動,但面試的主動權還是控制在主考官手里,面試測評時主考官要專即專,要廣即廣,要深即深,要淺即淺,具有很大的彈性和靈活性。筆試和心理測驗等在這方面均不如面試。
3、可以彌補筆試的失誤,并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和冒名頂替者
有人在筆試過程中沒發揮好,如果僅以筆試成績作為錄用依據,那么這些人就沒有機會被錄用了。但如果再輔之以面試形式,就給這些人再次表現的機會。沈陽市在一次干部錄用考試中發現,有些人雖然筆試成績不算很高,但在面試中對答如流,表現極佳,顯示出了很大的發展潛力,從而成為理想人選。
筆試還存在一定局限性,筆試中難免有高分低能者甚至冒名頂替者。在一些省市的干部錄用考試中,有些人筆試成績很高,但面試時卻言語木訥,對所提的問題的回答觀點幼稚、沒有深度;有的則只能背書本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
4、面試可以測評應試者的多方面素質
從理論上講,面試只要精心設計、時間充足、手段得當,可以準確地測評出應試者的任何素質。如果說心理測驗中的許多問卷是測評應試者的智力、心理、品德等的有效手段,那么把這些心理測驗中的問題以口頭問答的形式表現出來,往往會收到與筆試不同的效果,由于信息量利用的高頻率,其測評質量會更高。如果在面試中引入無領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管理游戲等情景模擬的人員甄選手段,還可考察應試者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等;如果引入工作演示的方法,還可直接考察出一些應試者的實際工作能力。甚至,就應試者的身體狀況,通過面試也可獲取大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