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管理是指對門店的所有指標的管理。門店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新型業態,在門店購物已成為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方式之一。門店的投資發展是一種見效比較快,但風險及投資成本較高的一種行業。但隨著商品經濟的到來,很多創業人士看好門店投資,如門店出售,門店出租,門店轉讓。門店要想獲得重大的回報,還是要看門店所在繁華位置程度。
作為一種新型業態,雖然門店將會有很大的發展,但在進入這一業態之前,我們必須了解它的入門條件,否則處于盲目狀態下的投資只能造成規劃的不合理和網點布局的重復建設,浪費投資;同時急功近利經營定位不準,也會造成企業缺乏競爭力,使消費者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
1、從發達國家門店的發展經驗
當人均GDP2000美元時,人們對食品需求的重點由品質轉至門店;3000美元時,開始出現門店;6000一7000美元時,門店進人快速發展期。2002年,我市人均GDP為21090.9元人民幣,大約2500美元左右。因此從整體上看,還未完全達到投資門店的基礎條件。但由于城市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并不平衡,有的地區已具備引人門店的條件,因此,必須根據各區的具體情況進行決策,不可盲目大量引入。
2、從價格上看
門店商品的價格一般要比超級市場高20%左右,門商店一般不采用降價促銷手段,毛利率較高。按一般消費規律看,只有當年家庭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時,消費傾向開始向個性化和門化方向發展,人們才有可能愿意多花20%的錢來購買這種門。例如,某市的年人均收入超過了1000美元,那么門店已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3、從店址位置上看
商圈內必須要有理想的目標顧客。一般門店商圈半徑為500米,在方圓500米的范圍內至少應有2500一3000個商圈人口。
4、從營業時間上看
門店要有24小時營業的能力且幾乎全年無休。
5、從提供的服務速度上看
能夠使顧客在門店的逗留時間平均只占3一5分鐘左右。能提供專門性購物和服務的地方。由于在流動性的顧客中最能體現出門店目標顧客的購買方式—及時性、急需性和專門性。因此門店在選址時,必須將顧客流量放在第一位。從具體情況看,在門店選址時,可考慮新建居民小區的周邊,但一定要開設在人流多的地方,即要有一定流量的流動性顧客群支持。這是因為門店的商圈小,而交叉性布點的情況比較普遍,在穩定性顧客被瓜分之后,倘若沒有一定流動顧客群的支持,門店就很難實現理想的銷售額。
1、商圈內有足夠的生活人口。一般情況下,商圈內應保證有3000人以上的生活人口存在(徒步5~7分鐘之內),這樣才有利于發揮門店的門功能。
2、靠近聚集人的場所。能聚集人的場所主要是指政府機構、影劇院、醫院、學校、游覽地等。它們可以為商店帶來大量的客流。
3、挨車站。這里的車站主要指地鐵車站,或者是多部公交車匯集、客流量大的公共汽車車站。緊挨車站可以為門店帶來較多的流動顧客。
4、設在車站“回歸動線”內。所謂“回歸動線”是指上車與下車的客流必須經過門店門口的移動路線。
5、車流的動線多。車流的動線指車輛行走時的移動路線。如商店所在的位置車流的動線很多,門店的流動顧客就多。
6、附近有寫字樓。有寫字樓就會有客流。一般平均一個寫字樓內的人員可以帶來6個人的流量。
7、附近有單身宿舍或單身公寓。單身宿舍或單身公寓里的居住者對門的追求特別明顯。
8、月房租要在一天的銷售額之內。房租太高將阻礙門店的規模擴張。
9、競爭者較少。商圈內應盡量沒有競爭者,因為有了競爭對手將使商店的顧客分流,從而影響經濟效益。
10、店鋪的形狀規則。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商場比較適合門店的經營,門商店的營業面積一般為100平方米,門商店的經營品種一般為2000~3 000種,而且多為小包裝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