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ara Minto的金字塔原則是一項層次性、結構化的思考、溝通技術,可以用于結構化的寫作過程。 Minto的金字塔原則假設,你已經知道如何寫出漂亮的句子和段落, 它所關注的是,你落筆之前的思考過程。
Minto的這項寫作思考方法要求表述者(寫作者)在寫作之前先對那些提綱挈領的中心思想進行歸類。 支持性觀點可以基于:
歸納推理: 論證的前提支持結論但不確保結論的推理過程。 它們落在金字塔的第二行,每一項都針對寫作報告的一個具體問題(如,為什么,怎么辦,你怎么知道的)
演繹推理: 結論為前提事實必要條件的推理過程。 一項邏輯性地導致另一項。
Minto認為,給出觀點或者論點的最好方式就是像這樣進行結構化的思考。
金字塔模型還揭示了如何運用SCQA架構,即“情境(Situation)、沖突(Complication)、問題(Question)、答案(Answer)”架構來確定你打算在文章中進行闡釋的中心思想以及你的觀點的安排次序。
一個常見的情境是知識工作者必須快速形成關于復雜問題的報告。
上述情況的復雜化的例子是這些文本的創作者有一個傾向得到邊被跟蹤。 當然事件的局限性也是一個麻煩。 還要注意,讀者一般都厭煩那些又臭又長的報告。
因此,問題就轉變成了: 如何在短時間內產生一篇簡明扼要的報告?
答案就是運用Minto提供的思考和寫作技術。
金字塔原則的應用
這項技術對公司內負責撰寫分析性報告的人士大有裨益,公司高管的決策往往有賴于這些人的研究報告。 你或許經常聽到高管們抱怨,盡管花了很長時間去讀這些報告,仍然不得要領。 這項技術適用于各種體裁的文書 —— 從1頁紙的備忘錄、50頁的報告,到300頁的厚書,從簡單的幻燈片到復雜的多媒體演示。 具體而言,它能夠幫助使用者:
創造性地思考、清晰地辨析、準確地表述觀點。
定義復雜問題,建立清晰的寫作目標。
評估文章所要表達的各層思想及其相對重要程度。
使推理結構化,使論述更為連貫、透明。
分析、確定論據的效用。
金字塔原則的流程
金字塔原則一般具有以下一些步驟:
搭建金字塔。
在SCQ框架內結構化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
撰寫引人入勝的概要與要目。
金字塔原則的優點
縮減寫作初稿的完成時間。
增強文章的清晰度。
縮減文章的長度。
總的效果是使文章的中心思想躍然紙上、映入讀者腦海。省了讀者的閱讀麻煩。